网页设计如何把握用户心理
当前位置:贝知网>知识分享>设计开发>网页设计如何把握用户心理
网页设计如何把握用户心理
时间:2022-12-04 设计开发

网页设计如何把握用户心理

网页设计如何把握用户心理

这篇文章从一个眼动实验得来的对长网页的阅读习惯,以及八年后测试发现用户行为的惊人变化。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分享网页设计如何把握用户心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眼动研究

一开始,人们不知道电脑屏幕可以滚动,直到1997年长网页才开始普及。然而,在那个时候,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可以滚页,但还是不习惯。

在无限加载都见多不怪的今天,不滚动的网站反倒罕见,甚至很多网站都用首页作为封面,内容实际上是从第二屏才开始。

2010年,Jakob Nielsen做了一个眼动实验,发现用户平均花费80%的阅读时间在首屏。

2018年,Nielsen Norman Group(尼尔森与诺曼创办的体验设计咨询公司)里的Therese Fessenden又做了一次实验,发现最新数据与八年前已有显著的变化。

二、用户原则

中国互联网的交互设计似乎是近十年才出现的新玩意,然而,人机交互的学术文档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源于心理和计算机科学。可见,用户体验研究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

1.时效性

在过去的八年里,用户的关注点已经从页面顶部开始扩散,而且这种变化并不小,原因有二:

首先,在触摸了更长网页之后,用户更习惯于滚动翻页。

其次,网页设计更加先进,吸引用户不断滚动页面。很多网页在设计上上下功夫,让用户觉得需要继续往下看才能看到完整的信息。

2.设计原则

以前写论文时,经常遇到几十年前的人机交互研究,在如今国内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这对我来说是有一定的影响,我甚至怀疑这些老旧的研究是否有参考价值,毕竟,这么多年来,设备体验和软件设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看不看都是一个问题。

如上所述,尼尔森的可用性原则是1995年的东西,那时,我的电脑还是DOS系统,这些老旧的设计原则对今天的体验设计有帮助吗?

尼尔森自己就验证过了,分别在1994年、1997年和2007年跨度13年的验证,发现过去大多数可用性问题这么多年来大部分都照旧存在,很少有变化,通常与技术更新、设计规范、用户习惯等相关。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社会习惯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但是人的心理千百年来亘古不变。

实际上,体验设计存在着两个层次。表面上看,这是暂时的行为认知,在更深层次上,这是人的本能和需求。前者会随时代而变化,后者是难以改变的本性。

学习ui需要学什么

零基础入门ui设计,听着就是一件挺蛋疼的事情,但是凡事都怕认真二字!有很多朋友都想成为一名成为出色的ui设计师,那么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说说学习ui需要学什么。

ui设计需要基础

ui设计需要手绘训练,学习基础绘画的过程中,我们在纸张上对现实世界的物体进行细致准确的描绘,也就需要我们更仔细的观察事物。

你们可以仔细去观察那些没有绘画能力的UI设计师,他们的作品存在着很强的局限性,虽然可以很好完成熟悉领域和流行风格的设计,但是形势是很单一,并且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强大的手绘能力,除了提高洞察力以外,就是为你将来创作的多元化提供更多可能。

ui设计需要会什么软件

PS全称PhotoshopUI设计用的最多的软件,90%以上的UI设计师都是要会PS的,其处理图片功能非常强大,调色方面也不错,还有图层样式,布尔运算方面都是UI设计必备的。不过也有劣势,就是无法绘制矢量图形,排版也不是很好。还有图层也有点多。管理起来不是很方便。在UI设计中主要的用途是用来绘制界面和图标。

AE全称Adobe After Effects在视频特技和设计的机构,如动画制作公司、电视台、多媒体工作室以及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AE是动效这块效率最高的软件但是劣势是不能用AE画图标做界面。属于是一款层类型后期软件。

ui设计需要看什么书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复杂的设计原理在《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个基本原则。作者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将出色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这4个基本原则及其背后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包含大量的示例,让你了解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出美观且内容丰富的产品。但是非常经典的入门书。如果你想学设计却又没有做过设计,可能成为你需要读的第一本书。但千万不要以为读完它就够了哦。

《美国视觉传达完全教程》视觉传播的经典教材。所有涉及设计行业的都应该读的一本书。涉及方面很广,信息量也很大,耐心看完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视觉传达是设计的必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