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模板5篇
当前位置:贝知网>作文>初中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模板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模板5篇
时间:2023-02-26 初中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模板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第1篇

人人都过过春节,可是我觉得春节中我加过的最快乐了。

那年过春节是在有山有水有大桥的一个地方——没错,那就是我美丽的家乡。那里山清水秀,有一座座威武挺拔的大山。在那大山上,有一根根如同坚韧不拔的头发似的大树。

春节那一天,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回到了故乡。在回去的路上,我们坐车坐了几个小时。那时候我特别的无聊,虽然特别无聊,但是在回家的热情中,我感觉到并不无聊,而非常的开心。那时我望着窗外如同看电视一般,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一个大风扇。我问妈妈“窗户外面的大风扇那是什么呀?”他笑着告诉我,那是风力发电机。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

到了家,我又开心又伤心,因为我们中午吃的一些我平时不爱吃的,所以我很伤心,但欲哭无泪。不过接近的是我会到了家乡。我飞快的跑到了故乡里的好朋友家中,去找他玩。但还没跑远,父母就叫住了我,然后我来先帮忙收拾一下。

等到收拾好了。我会去玩了,玩了好几天,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又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在那里,所有人对我都特别的好,特别的乖,让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不到一丝的还冷。

这就是我的春节,一个没有寒冷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第2篇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全家团圆的时刻。对于以家庭为重的中国人来说,无论身处何方,都会聚在一起过春节。对于我来说,家乡的春节就是那么温情满满。

我的家乡在萧山的一个小村庄——杏花村。虽然不是“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但我们村里也有杏花酒与杏花糕。“杏花村””,每户人家的院子里不种几株杏花树怎么行呢?杏花开后,顽皮的孩子都要去摇一摇,杏花如雨一般落下,颇有“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情趣。孩子们把杏花拾起来,放入罐子里。等到大年三十的前几日,打年糕时放进去一些,酿酒时也撒进去一些。香甜可口的杏花糕,浓郁诱人的杏花酒就这样诞生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即使外面落下大团大团如鹅毛般的白雪,大家也觉得这冬夜是温柔的,温馨的。

我最爱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围在大圆桌前,中间放着一个铜铁锅,热腾腾地炖着火锅。桌上放满了佳肴,炸鸡、熏肉、烤鸭、桂鱼……应有尽有。吃到一半,奶奶会乐呵呵地端上一大盘饺子。大家吃得再饱,都会如“饿狼”一般扑上去抢着吃。一开始,我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原来饺子里藏着小秘密。一盘饺子里,有六只饺子馅儿中藏着铜钱币,吃到钱币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事业有成,心想事成。吃到钱币的人,总会大叫起来,拿着钱币手舞足蹈,即使他是个成年人,也如孩童般天真无邪。我能感受到,大家吃的是饺子,心里装的是对新的一年满满的期望。

吃完年夜饭,孩子们总是拉着大人去屋门前的大空地上一起玩掼炮。掼炮一碰触地面,便会“噼噼啪啪”作响,响声接连不断,如一段段清脆的音乐,有“好运连连”的寓意。

如今,我的家乡杏花村,因为城市建设需要被拆迁了。它为了人们交通出行的便利而“献身”。家乡的朋友、邻居的小伙伴也很难得再相聚,我真的非常舍不得。有一天,突然读到琦君笔下的《桂花雨》时,那杏花摇落的场景便更加清晰,难以忘怀。

家乡的春节,是让我怀念的,向往的。就算我现在过的春节再华丽,也抵不上你的一分一毫,你永远在我的心尖。

家乡的春节作文第3篇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在湖北随州,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也很有趣。

就拿我们的年夜饭来说吧。我们吃年夜饭是在早上。为什么早上吃年夜饭?妈妈的回答是:吃年饭时,天空越来越亮,寓意明年日子越过越敞亮,生活会越来越好!

大约凌晨四五点的样子吧,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就已经把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准备好了。瞧,餐桌的正中间摆的是一条红烧鲫鱼,寓意年年有余。还有一道必上的菜——“鸡”,意味着吉祥如意,除了以上两样家里准备的还有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等。

这些美味佳肴虽在眼前,我们却不能先吃。因为在我们开吃之前,还要先来祭拜一下我们的祖先。家里的每个人轮流为祖先瞌头拜年,许下愿望。祖先们先“吃”好后,我们才开始动筷子。席间,一家人在一起互道祝福,边吃边聊,开开心心,别提有多热闹!

年三十的晚上,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刻,因为长辈们要给我们发“压岁钱”了。我们兜里揣着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和大人们一起守住旧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过后还有元宵节,元宵节我们这里的节目有,看花灯,猜灯迷,吃汤圆了,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元宵过后,意味着春节就结束了,大人们开始上班,小孩们开始上学!

虽然春节过完了,可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个春节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第4篇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朝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第5篇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河唇过春节的一些习俗。

采青

正月初一的早晨,阳光微熹,一派祥和。当人们正沉浸在“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喜悦之中时,远处传来了一声声极具穿透力的锣鼓声,那是村里的舞狮队来给各家各户拜年了。狮子是百兽之尊,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狮子来拜年能给这户人家驱邪镇妖,保佑一年都平安吉祥。人们把包好的红包和翠绿的蒜苗绑在一根长竹竿上,高举在家门口,满心喜悦地迎接狮子来“采青”。这时,舞狮队来到了我家门口,锣鼓声也变得震耳欲聋起来,四名青壮年分别舞着一红一黄两头狮子开始给我家拜年。每头狮子由两人操纵,一人高举狮头,一人摆狮尾,狮子在他们的动作中随着富有节奏的锣鼓声活跃起来,时而气势汹汹地把大嘴一张一合,时而把圆圆的大眼眨了又眨,时而左右翻腾跳跃,时而连连叩拜。我们都被这生动的表演吸引住了,兴奋地欢呼着。狮子采到竹竿上的红包和“青”,拜年仪式才算结束。舞狮队挨家挨户地进行拜年,狮子舞到哪里,哪里就响起迎接的鞭炮声,真是热闹极了!

游神

游神是家乡春节时的一个特别的风俗。游神,是人们在元宵这一天,把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沿街巡游,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游行沿途有花车、舞狮、舞龙、飘色、武术等表演。我们河唇这里的不同宗族、不同村庄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元宵日。到了元宵日,各村或各宗族就会组织队伍举行游神活动。其中声势较为浩大的当属正月十五的钟氏宗族和正月十八的吴氏宗族游神活动。每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八这两天,河唇街上就会人头攒动,道路两边挤满了观看游神的人群,当然里面自然少不了爱看热闹的我。游神队伍从宗祠出发,经过一条条族人的村庄,最终汇集在河唇街中心广场上。走在游神队伍前面的一般是各式各样的花车,花车上有的是真人摆着各式动作的飘色,有的是各种滑稽可爱造型的电动木偶,让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花车过后,接着出现的是几十人一起挥舞着一黄一红两条长龙进行“双龙戏珠”表演,场面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紧跟在后面的是八头狮子,它们翻腾跳跃的身姿让人拍手叫好。最后出场的是由四个年轻壮汉抬着的轿子,轿子里坐着宗族祖公的神像,我们把这种轿子叫公轿。听妈妈说,抬公轿的必须是未结婚的青年男子,只要抬了公轿,祖公就会保佑他今年找到如意的伴侣,添丁发财。游神的过程里抬轿的汉子会用力地让轿子左摇右晃,俗称“摇阿公”。轿子晃动得越厉害,越疯狂,就表示着祖公们今天看得开心,吃得痛快,玩得尽兴,祖公一高兴,自然会庇护他的族人平安幸福。

以上是我家乡春节的两大习俗,它们增加了过年热闹的氛围,也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风采。如果你还想了解我家乡更多的风俗,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