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中色彩的意义
为了拥有更加舒适的环境,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的双重需求,室内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直接、最活跃、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因素,它能够增强室内空间的魅力,突出室内空间的美感。
(一)色彩对生理功能的意义
色彩对生理功能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的关联,不同的色彩能够产生的影响有强弱之分、快慢之异。
色彩本身没有温度差异,但人们会通过视觉对色彩产生或冷或暖的联想。波长较长的色彩一般会给人温暖的感觉;反之,波长较短的色彩则会给人寒冷的感觉。色彩也不存在重量感,但是色彩的纯度和明度会造成视觉的重量感,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重量感较低,人们会感觉轻快,反之则会让人感觉庄重;色彩还可以给人们带来距离感,明度和纯度高的色彩以及暖色系色彩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容易亲近的。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以通过色彩的利用改变室内空间的高低或大小;色彩的色相还可以带来尺度感,明度和纯度高的色彩以及暖色系色彩有很好的扩散作用,可以使物体看起来比较大,相反,明度和纯度低的色彩以及冷色系色彩会让人觉得物体比较小,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色彩选择,协调物体与空间的关系。
(二)色彩对心理功能的意义
人们在面对色彩时,总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例如,红色会使人产生热情、活力的感觉,蓝色给人理智、沉静的感觉,这是因为色彩可以通过人们的视觉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们原本拥有的经验会在面对色彩时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
不同的色彩拥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色彩也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色彩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受到个体年龄、性格以及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要想改变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心理感受,就必须合理进行色彩搭配。由此可见,色彩的运用在室内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色彩美感效应的意义
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色彩使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感到满足、舒适。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运用色彩时,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使用价值进行不同的色彩组合,达到不同的目的。色彩本身能够改善人们的情绪。因此,室内设计的色彩要在满足人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才能给人以美感。与此同时,通过色彩的运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室内空间的效果。
良好的色彩搭配不仅能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还能够增强室内物品的美感。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并非取决于色彩本身,更多取决于色彩的搭配。我们生活的空间都是充满色彩的,色彩既有积极效果,也会有消极效果,我们必须根据色彩产生的特别效应合理的运用色彩。
室内色彩设计基本要求
在室内设计进行色彩设计应明确与室内色彩有密切关系的方面: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的空间使用目的在色彩的要求上各不相同;空间的大小和设计形式,可通过不同的色调来强调、削弱或调整空间关系。
一、室内色彩设计基本要求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应明确与室内色彩有密切关系的方面:
(1)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的空间使用目的,如会议室、起居室、咖啡厅,在色彩的要求上各不相同。
(2)空间的大小和设计形式。设计师通过不同的色调来强调、削弱或调整空间关系。
(3)室内空间的使用者。如老人、小孩,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区别;不同的民族、文化层次和职业等对色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室内色彩应适合居住者的爱好和欣赏习惯。
(4)周围环境。色彩和环境有密切联系。对室内来说,色彩的反射可以影响其他颜色。同时,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够影响室内色彩,室内色彩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室内色彩配置原理
统一地组织各种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过程就是配色过程。根据一定的秩序来组织各种色彩,形成良好的室内环境色调。这些秩序有同一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和对比性原则。
(1)同一性原则。所使用颜色具有相同的色相,或具有相同的纯度,或具有相同的明度。以同一性原则组织室内环境色调的方法被广泛应用。
(2)连续性原则。色彩的明度、纯度或色相依照光谱的顺序形成连续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关系配置室内色彩,达到在统一中求得变化。
(3)对比原则。突出重点或打破沉郁的气氛,室内空间局部运用与整体色调相对比的颜色。
三、室内设计基本配色规律
(1)图形与背景。不同的颜色给人以不同强度的视觉刺激,色块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成为图形的中心,这些色块成为图形,其他色块成为背景,在配色设计中应当注意:
首先,图形的颜色应比背景的颜色更明亮更鲜艳。
其次,明亮鲜艳的颜色面积要小。
(2)整体色调。整体色调决定了色彩环境的气氛。在配色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大面积的颜色,再根据配色方法来确定其他颜色。
一般来说,偏暖的整体色调造成温暖的气天:偏冷的整体色调则产生清雅的格调:整体色调的纯度较高,会给人以较强的刺激;整本色调的明度较高,会使人感到轻松;多种色彩的组合会产生热闹非凡的效果。
(3)配色平衡。颜色在感觉上有强弱和轻重之分,应注意配色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