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安装规范
给水管道不管是金属管还是塑料管,都不能直接埋在建筑结构层中。如果一定要埋设,必须设置在管套。建筑物内的排水系统宜将生活污水(大、小便池污水)和生活废水(洗涤废水)分为两个排水系统,以防篡改。
1.给水系统的输水管道不应腐蚀、生锈、漏水或影响水质,在输水过程中不应发出噪音或降低压强。热水管道的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少能源消耗,如果太长,必须进行保温。管道应尽可能集中安装,也就是说,厨房、浴室和盥洗室应位于平面或相互垂直的位置。
塑料给水管道铺设在室内明装时容易被碰撞损坏,也容易被人为切割,所以提倡在室内隐蔽安装。给水管道因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必须进行补偿。金属管线膨胀系数小,在管道直线长度小的情况下,伸缩量较小而不被重视。而塑料管的线路膨胀系数是金属管的7~10倍,所以必须加以注意。
给水管道不管是金属管还是塑料管,都不能直接埋在建筑结构层中。如果一定要埋设,必须设置在管套。直接埋设的管道,除管道内壁要求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外,其外壁应具有抗水泥腐蚀的能力,以保证管道的使用耐久性。
2.建筑物内的排水系统宜将生活污水(大、小便池污水)和生活废水(洗涤废水)分为两个排水系统,以防篡改。
由于生活污水,特别是厕所排水是瞬时洪流状态,在几秒钟内将9L的冲洗水形成1.5~2.0L/s的流量,因此容易造成排水管内压力波动大,并可能造成水封较弱环节的损坏。污水处理系统基于重力原理,因此粪水管道必须较粗,应绝对避免弯曲角度过小,且水平传输必须向下倾斜,防止堵塞停滞。垂直入口管道应安装蓄水弯,防止污水和臭味渗入室内。相对而言,洗涤废水是连续流动的,排水顺畅。在重新安装或增加一些固定装置或混乱的设备时,如水槽、冲水马桶洗衣机、洗碗机等,必须了解现有管道的走向、管道系统的功能等。
住宅小区采用分户制排水系统,即把生活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分成两个排水系统。建筑雨水管道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回流期设计,生活污水和废水管道按卫生设备的排水流量设计。如果雨水与建筑内的生活废水或生活污水合并,将影响生活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室内卫生间的设计要点
卫生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备有的功能空间。它不仅提供家庭成员如厕、沐浴、洗漱、更衣等活动,还兼顾洗涤等家务活动,以及阅读看报等放松身心的活动。现代家庭对卫生间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适用、卫生、美观外,还要讲究使用的舒适性、健康性。
(1)空间布局
考虑到每个住宅建筑都已明确给定卫生间区域,并确定了地漏和水管位置。因此在室内设计中,一般不对其空间位置做大幅度调整。卫生间主要由洗脸盆、坐便器、淋浴房等构成。有时还兼有洗衣机、化妆台等。按其功能分布情况,大致可归结为合用型、独立型、折中型三种。
①合用型。在中小户型住宅中最常见。它将洗脸盆、坐便器、浴缸或冲淋房、洗衣机等用品全部放于一个空间中。其优点是能最大化的节省空间,增加空间功能。缺点是干湿不分,对木质橱柜及家用电器等损坏较大。
②独立型。是将洗脸间、马桶区、浴室单个分隔。其优点是各功能的使用互不干扰,可同时进行。其次它干湿分离,减少了水汽对其他家具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还有它洁污分离,避免了细菌的交错感染。但这种布局占地面积大,往往用于大面积住宅卫生间中。
③折中型。是兼于合用与独立型中间的一种布局方式,通过合并和独立部分卫生功能达到分隔作用。例如将浴缸与马桶合并,独立出洗脸盆。其优点是可节省部分空间,但空间会变小,且功能间相互干扰的现象同样存在。
(2)视觉界面
卫生间的视觉体现主要是通过顶地墙材料的选用与洁具、灯光搭配形成。首先在选择材料上,防水防滑是前提,有防滑釉面砖、防滑玻璃砖、陶制地砖以及富有弹性的乙烯树脂透明地板等。其次,暗卫或空间较小的卫生间,在材料上不易采用黑色或深色瓷砖,宜选用浅色调,因为浅色空间比深色空间的视觉感受更宽敞。另外,卫生间的材料选用一般不宜超过三种,可按照材料的特征及纹理,在质感、色彩、形式上做文章。例如,同一空间中,材料拼接若采用横向的分缝线,其空间的宽度感增加,而竖向拼接的分缝线,其空间的高度感增加。另外,卫浴的色彩搭配不宜选用过冷的颜色,除了材料外,镜前灯、环境光的搭配也是重要元素。往往暖色能更好地衬托出健康的肤色,且冬天时,还能在心理上给人以温暖感。
(3)洁具陈设
卫生间常见的四大洁具包括浴缸、洗脸盆、坐便器、淋浴器。按照安装方式、材料结构、类型、用水量、用途等有不同种类。
浴缸按安装方式可分为独立式、嵌入式两种;按材料结构可分为亚克力、铸铁、钢板等;按类型分可分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按水量分有节水型与普通型。洗脸盆整体安装方式可分为落地式与壁挂式,台盆可分为台式、立柱式、壁挂式。
材料有陶瓷、钢化玻璃、石材等。
坐便器按安装方式可分为落地式或挂壁式;按照类型可分为挂箱式、坐箱式、连体式;按结构可分为冲落实、虹吸式、喷射虹吸式、漩涡虹吸式;按用水量可分为节水型与普通型;按使用人群,有成人型、幼儿型、残障人士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