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版画图案对于现代产品包装设计的启发
图案最早由图腾演变过来,“图”与“案”都具备独立含义。 徽派版画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图案的选择具有丰富的表意性。都表现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驱邪祈福的美好愿望,这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表达,形式含蓄而优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图案的形成是中国上千年来人民审美文化的结晶。民族性审美背后根植于我们肥沃的文化土壤,而设计中的文化性也是弥散于设计师的成长过程中。
徽派版画图案的形式类型主要分为具象类型和抽象类型两大类。最早处理图案时大都以自然事物为原型,运用概括和变形的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图案作为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的另一种精神载体,其外延当然也应是“一切人造物”。 体现出徽派版画独特设计思想特征独特的审美特征,图案都是来源于社会生产及生活。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进行提炼并巧妙地、 自然而然地运用在版画艺术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图和布局,在抽象版抽象为主的表现形式上,加上了地域文化特色,有主观意象的表现。 古徽州的能工巧匠们通过这些图案,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期望,自己丰富的情感创造性的表达出来,图案千变万化,具有形式美感,意蕴着望江地区大量的人文性。 其次图案注重形式美感的体现,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是以点、线、面。在构成方式上包括二方连续图案、点状图案构成和单独图案装饰。
因此,传统民俗图案背后独特的文化意境更是影响现代设计转换表达需要的精髓,不同的图案表达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这必须在传统文化的理解范畴中。徽派版画图案组织非常强调多层次点、线、面构成的和谐与统一,表现简练概括,具有一种拙趣之美。从文化特质和艺术特征两方面结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法,在现代的包装设计中,可以以徽派版画传统纹样图案以及图案的结构组织形式为切入点。将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形式以一种活态保护的方式得以延伸和发展,才能使传统艺术形式更具有文化性和创造性。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探寻新的艺术语言和传达方法可以为非遗的生存和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徽派版画印痕肌理性对现代产品包装设计的启发
徽派版画,以其特有的文化形式展现着自己独有的魅力,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时至今日一直是人们所热爱的文化宝藏。徽派版画艺术特点中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便是印痕肌理性的独特表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印痕的解释是事物经过后的痕迹。在艺术创作中, 工匠通过多种手段来传达文化信息,传递美。 版画事一种以“版”为媒介的间接性艺术与,根据不同制版的材料,版画的痕迹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徽派版画印痕性的出现和木刻版画以刀代笔有关。 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以线造型一样,只是版画画面中的线条并不是像毛笔所绘的线条流畅、连绵不绝。 整个画面的意境依靠的是极富刀感的线条,遒劲有力版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用刀在版上做各种基础处理,有凹版、凸版等多种形式。在转印过程中也会给版画的肌理性带来影响。丰富的肌理性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视觉联想,印痕性、转印性使得厚薄和肌理、刀痕成为徽派版画拥有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情趣。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印痕肌理之美。
从手工画的印痕当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示,在现代设计语言当中加以运用,印痕成为现代设计的新亮点。 这些印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味。
黑白版画的肌理感比传统色彩丰富的年间版画的肌理感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徽派版画画面中的肌理感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原色,更成为徽派版画刻工承载情感, 传达艺术情思的一种重要载体。 在电脑设计机械化的垄断下,徽派版画天然去雕饰、不可复制的自然肌理无疑是现代设计宝贵的民族财富。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肌理感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基本要素, 它的存在不仅是为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视觉语言,它为拓展平面设计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肌理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纹理变化来表达一种形式美。设计师在实际包装设计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受众人群选择适合的肌理和设计理念结合一起,可以营造丰富形式美感的设计语言。当设计师在对肌理素材进行多种形式的加工创作时, 也大大刺激了设计师的创作力,通过联想、隐喻等常用设计手法可以真正实现肌理性对于设计产品内涵的营造。 民族精神的复苏、包装情感化的需要以及消费层次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对可持续发展的包装设计理念开展探索,进而概括性地指出手作痕迹理念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