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元素如何应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
一方面,随着中国传统色彩的应用,“按类上色”、“墨分五色”是中国画色彩的基本原则。这里的“着色”不是客观的,而是画家主观形象的颜色,类似于原来的五色说和五行说。通过对主体心理和意义的控制,对客观世界对象进行选择和合成,对情感、意义和色彩的融合进行提炼,赋予色彩强烈的象征性,后来提出“墨分五色”,即以黑白表现世界,在极简主义中寻求丰富性,所以中国画又称写意。其色彩是多用途配色,在统一的基础上注重深浅的变化,即通过浓淡干湿来表达色彩的感觉和情感内涵。这种用色方法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是在儒、释、道的影响下产生的。传统文化赋予茶以茶的形象特征和饮茶的过程,赋予茶以君子之旅和君子之品格,这是茶的人文属性,使其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品。因此,许多茶叶包装设计借助传统的意象色彩,创造出简单、厚重、文化的产品,展示出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另一方面,色彩本身就带有情感属性和科学属性。色彩的冷暖、轻重、空间感、质感等等属性能够通过视觉传达给消费者,从而在无形中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比起图形、文字和其他元素,它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绿色代表生命、活力和新鲜,白色代表纯洁和清晰,红色一般是代表的热情,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理解色彩的属性和情感,结合茶叶的文化内涵,选择正确的色彩。绿茶的颜色和气味是绿色和新鲜的。因此,许多绿茶包装设计都会采用绿色系列的色调,例如在西湖龙井,一系列荷叶和花朵的摄影图像被直接用作图片的构图。其色彩均为自然的绿、白、粉,清新自然,既反映了绿茶的色调和气味,又营造出宁静的精神气氛,营造出饮茶者清秀优雅的品质,这就是绿色再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原文化元素以及土特产包装设计
中原文化元素。中原文化元素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其中蕴含有多种不同的元素,但是和土特产包装设计相关的元素主要为地域文化元素。由于我国地域非常广袤,因此物产非常丰富,各个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土特产。在这些土特产之中,部分是完全自然生长的,例如说长白山的人身以及鹿茸等等,而另外一部分则属于人为加工的,例如说徽州的文房四宝、景德镇的瓷器等等。这些土特产都和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息息相关。在地域文化元素之中,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特色等多个方面都属于地域文化元素的范围之内,但是只要具备特定性以及唯一性的特点,那么起就是独属于该地区的地域文化。
土特产包装设计。土特产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产品,土特产具备地域性的特点。土特产是当地人怀念本地特色以及外地人感受到该地区浓郁特色的产品。绝大部分情况下土特产都是用来拜访亲朋好友的礼品。现今,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飞速发展,土特产购买变得方便了许多,民众足不出户就能够买到全国各地的土特产。此外,土特产的种类非常多,因此无法对土特产的种类进行规定,但是土特产一般都会和其产地的地名有机联系在一起,并且还会在包装之上进行标注。例如西藏地区的土特产牦牛干,在该土特产的产品包装之上一般会含有西藏风光、产品名称以及牦牛等元素,借此有效突出土特产的特别属性。
中原文化元素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中原文化元素和土特产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自我国古代产品包装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已经将中原文化元素融入到其中了,例如新郑的鸡心枣自古就非常有名,当时就已经会对鸡心枣标注生产地,同时会使用直至的包装。现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大提升,不仅购买力大大增加,同时眼界也更加开拓,在进行土特产采购的过程当中也会对比多种产品的性价比,而包装也在民众的参考范围之内。通过产品包装,消费者能够在实际接触产品之前对产品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而通过将中原文化元素融入到土特产包装之上,能够有效激发出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经相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进行土特产采购的过程当中都会选择蕴含中原文化元素的土特产。有鉴于此,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之中融入中原文化元素就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