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禁步
在古代人们穿着汉服的时候,都会给服饰佩戴一些配饰,这种配饰统称为禁步。在古代的时候,禁步一直都是非常流行的饰品,特别是一些达官显贵人家,会使用一些昂贵的禁步展现自己的身份。那么关于禁步,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一起在汉服文化中来看看吧!
原来,禁步是古代的一种饰品,是将各种不同形状的玉佩,以彩线穿编,组合成一串,系在腰间,最初用于压住裙摆。
贾谊《新书·容经》有云:"古者圣王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
佩戴禁步行步之时,发出的声音缓急有度,轻重得当。如果节奏杂乱,会被认为是失礼,古人对此是十分注重的。
禁步一直是古代女子配带在腰间之物,而禁步与汉服也是最佳搭配搭档。
禁步发展到最后,大都以装饰的性质出现,如同现代人所佩戴的饰品。
从禁步的制作和搭配上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及他们审美的体现。他们大都选用较好的玉来作为主体进行制作搭配,可以看出他们对品质上的要求。
古代女子搭选择禁步会选用相对靓丽柔美一些的,它能展现出女子轻柔似水的性情;古代男子选择配带玉佩,则会选择相对厚重、颜色相较沉稳的。从禁步的搭配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情、性格。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礼仪之邦,从禁步在古时的流行,可以看出先人们对礼仪的注重以及对美的追崇。
汉服文化简介
中国服饰文化是很有历史,因为服饰不断的在变化,在每一个朝代的衣服都是很有特色的,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生活风貌,还有当时设计衣服的智慧。现在的服饰虽然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忘记最基础的服饰。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装的简称,是我国各名民族服装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影响范围极为广大的一种民族服装。据现代人体研究学家研究论证传统的汉民服装最为符合人体健康要求,其舒适程度远远大于大于现代服装。汉服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衣扣,对人体的束缚极小。汉服礼服高雅华贵,气势雍容,汉服常服潇洒飘逸,如仙如云。汉服在千百来曾经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汉服是包括衣,冠,发式,面饰,鞋,饰物等组合,而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汉服可以分为官服和民服,官服和民服也可分为礼服和常服。衣裳、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女装,袴褶为常服。
一、汉服特征
汉服无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畅。汉服的以交领右衽为主,兼有圆领,直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
“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
“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
“襦裙”制(襦,即短衣)
“袴褶”制(上短衣,下长裤)等
1、衣裳
衣裳,上衣下裳,衣一般是交领大袖的,裳的结构类似裙子,衣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装形式。为了表示尊重传统,衣裳制被作为最高级别的礼服形式。
2、深衣
上衣下裳相连,有曲裾和直裾之分。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即“续衽钩边”。深衣被儒家赋予了很多理念与意义,成为文人的基本装。
3、袍服
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里面一般还衬有白色的内衣。
4、襦裙
上短衣,下裙,裙以带系扎。有短襦,半臂,大袖衫
二、汉服的种类
常见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曲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
直裾--流行于秦汉时期,后来衍生出多种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学习于此款。
襦裙--作为女子服装,她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褙子--宋明时期的流行时装,宋朝流行大袖褙子,接缝处基本镶花边,明朝流行小袖褙子。
玄端--中国式燕尾服,传统大礼服。
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时装,同期流行的贵族钗钿大礼衣,就是现在日本和服十二单的鼻祖。同时,高腰襦裙的款式,对韩国朝鲜服饰也有深远的影响。
圆领袍衫--自唐起,基本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穿着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圆领的。并且明朝时期,韩国李氏王朝的朝服几乎就是照搬明朝。
朱子深衣--将传统的上衣下裳分开剪裁,但缝合成一个整体,名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为学者所服。
三、汉服组成部分和穿着方式
1、汉服的裙裳式
上下两截分开。上面的为衣,下面的为裳,就是衣裳。衣与裳有两种不同颜色。
组成部分:白色内衫,长到腰部的右衽或对襟上衣;白色衬裙,长到膝盖的帷裳,盖到脚面的宽裙(裙可有皱折),腰带,绶佩带。
穿着方式:将内衫与上衣穿好后,再将围合式的衬裙包住上衣围好(上衣一定腰掖到裙里面),系上腰带即可。惟裳与裙的穿法皆同上。最后等一切穿好后,系上最后的腰带,再在腰带的正中间部位挂上绶佩。一般来说,裙的缝隙处是在后面。
2、汉服的深衣式
组成部分:长到膝盖以下的曲裾上衣,盖到脚面的宽裙,腰带。
穿着方式:交领后将衣绕腿缠裹住然后再将衣角上提到腰部,系上腰带。
3、汉服的长衫式
组成部分:白色内衫白色衬裙;盖到脚面的右衽或圆领上衣,腰带。
穿着方式:白色内衫衬裙先以裙裳装的穿着方式穿好,然后再穿上长衫。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1、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3、袖宽为一尺二寸;
4、衫无袖;
5、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6、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7、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