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调和有什么技巧?
当前位置:贝知网>知识分享>服装设计>色彩调和有什么技巧?
色彩调和有什么技巧?
时间:2022-08-04 服装设计

色彩调和有什么技巧?

色彩调和有什么技巧

事实上,服装色彩调和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色彩调和是一种配色美的现象,一般认为能使人愉悦、舒适的色彩关系就是调和的关系。以此观点来看,具有对比效果的色彩关系,只要处理得当,也可以是调和的配色,而完全缺乏变化的颜色也不能算是调和的。另一方面如果把色彩的调和作为一种处理色彩关系的手段,这时强调的则是一种完全和谐的关系,此时调和与对比是完全对立的,这在掌握色彩时特别重要。色彩对比让我们了解色彩与色彩本身的差异性和个别性,而色彩调和让我们学会掌握调控色彩的复杂技巧。

(一)单一色相的调和

单一色相的调和指同一个色相,用其明度变化或纯度变化来求得的调和效果。这种调和只能有一个色相的颜色,不能加入其他色彩,通过明度与纯度的提高或减弱来形成比较。

这种色彩调和方法容易取得统一和谐的整体效果,简洁而有条理,缺点是单调、刻板、乏味。

(二)类似色的调和

类似色是指拥有共同因素的不同色彩。类似色的调和,若用色相环来解释,则是指用与指定色处于36-72的范围内选用颜色进行的配色。类似色调和主要是靠各个类似色之间的共同因素来产生调和作用。类似色调和时,主色与配色的划分不很重要,明度、纯度的变化是决定其色彩效果的主要因素。这种色彩调和方法容易取得明快、生动、活泼的效果,缺点是容易流于轻浮、模糊。

(三)对比色的调和

对比色的调和,是指在色相环上用与指定色处于108-144的范围内选用颜色进行的配色。换言之,对比色的调和指的是在色相环中三个色系(红、黄、蓝)之中任何两色之间的调和。对比色搭配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相配两色之间的主从关系,由于对比本身具有排斥性,因此比较好避免同面积、同纯度、同明度的情况出现。即主色如果纯度高,辅色纯度应低;主色如果明度高,辅色明度应低;主色如果面积大,辅色面积应小。对比色的调和原理体现着相对立的两原色的并置技巧,运用恰当将产生明亮、辉煌、华丽的变化感,搭配不当则会给人以生硬、粗俗的感觉。

(四)补色的调和

补色是指位于色相环直径两端的颜色,补色是非常对立的颜色,彼此的排斥性非常强,两色并立时,互相强化,显得目眩神迷、灿烂辉煌。由于补色并置极易产生不安定感,因此补色配置时尤需注意如何减低彼此对立的牵制情形。区分主辅、虚实、强弱,强调面积的大小,以一色为主,加强主色的强势,另一色以陪衬面貌出现作为补充色,才能产生和谐的感觉。

(五)无彩色或低彩度色的调和

这里所说的低彩度色,包括暖、冷两色系列靠近(黑、白、灰)的所有颜色,这些颜色接近中性色,但又不像无彩色那样没有色相的变化,而无彩色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明度上。这两人类色彩与任何有彩色搭配都能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无论后形成的是类似或对比关系,终的色调总是倾向于沉稳、严谨、朴素。

服装的色彩介绍

国际上色彩体系有多种,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系,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系,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系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服装的色彩。

蒙氏色系是1912年由美国色彩学家、画家蒙赛尔首先发表的原创性独特色彩体系。该色系将色彩属性定为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二体系(有彩色系、无彩色系),一立体(不规则球状色立体),同时又给三要素作出了相应的定量标准。1915年又发表了第一本完整的《蒙赛尔色谱》,共有40色相、1150个颜色。后经美国光学会和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的研究认定,广泛地应用于国际产业界和设计界,特别是纺织服装领域。

蒙赛尔色系在色彩命名的准确性、色彩管理的科学性、色彩应用的便捷性方面,都更具权威和普遍意义,这个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现、当代的彩色电视、计算机、数码相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和彩色信息快速传递的发明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乎在同时,德国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色彩学家奥斯特瓦尔德,于1914年创造、发布了以龙格模型为基础,由24色相三角表组成的立锥状色立体,对色彩调和论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但是,由于其过于严谨、复杂以及毫厘不爽的数字计算标准,使得研究和使用起来不是很简捷、方便,所以已逐渐淡出当代科学界、产业界、艺术设计界应用者的视线。

其后,1951年由日本色彩研究所制定、发布的色立体体系及1964年发行的《日本色研配色体系》。总体上是移花接木综合了美国蒙赛尔色系(采用其色立体外形),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系(采用其24色相标准)的主要特征而创立的。但是,该色系将明度和纯度的要素综合考虑成(P. C. C. S.)“色调”位置的理论(归纳为16个色调,其中有彩色系11个:淡、带浅灰、带灰、带暗灰、浅、浊、暗、明亮、强、深、鲜等;无彩色系5个:白、浅灰、灰、暗灰、黑等)比较实用,目前在美术和设计界应用者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