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廓形设计关键部位有哪些?举例说明设计方法?
(一)肩部
肩部是支撑针织服装重量和把握针织服装廓形的重要部位,它是服装设计中限制较多的部位,其变化的幅度虽不如腰和下摆那样随意,但却可以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肩部处理,如出现的袒肩、耸肩等。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阿玛尼式的宽肩造型,是女装肩部造型的一大突破,这种特别夸大的肩部外形线给一向优雅秀丽的女装带来全新的男子气质。
(二)三围
胸围、腰围、臀围合称三围,三围的变化对廓形的影响举足轻重。
1.胸围
胸围在女性曲线美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与男性区别的主要标志。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胸围的大小,注意到胸部对服装廓形变化起的作用,塑造出健康、丰满的胸形。
2.腰围
腰围是影响服装廓形的重要因素。腰部的造型变化有束腰(X型)和松腰(H型)以及腰节线的变化(即高、中、低腰位置的变化)。束腰和松腰两种形式在20世纪的近百年里,经历了X→H→X多次变化而交替出现,每次出现都会具有新鲜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腰节线高低位置的不同可带来服装上下长度比例上的差异,从而使整体造型风格呈现丰富各异的变化。
3.臀围
臀围在服装廓形中的影响作用大。腰和臀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服装款式造型的美感。一般来说,臀围应考虑适合于下肢运动的功能需要,但有时为了装饰美感或迎合某种时尚潮流,也可做夸张性的设计。如16世纪、18世纪欧训的贵妇人们来用束腰和撑架裙过分强调纤细腰肢,现代的牛仔裤过分包紧臀部,都是针对臀围变化所做的夸张处理。
(三)下摆
衣裙下摆(又称底摆、底边)的长短变化,直接影响到廓形。20世纪60年代末流行一时的迷你超短裙下摆短到了极点。衣裙下摆的形态变化,有直线、曲线、折线和对称、不对称、平行、不平行线等。由于衣裙下摆的变化,使针织服装廓形呈现多种形状与风格,尤其是裙下摆的长短、宽窄和形态的变化。
针织服装制作的工艺、面料质感、内部衬垫物的变化以及服装廓形内的线条组织构造,分割、组合的款式变化,对廓形的形成起着微观的调控作用。针织面料的形态特征,包括造型性(刚柔性与悬垂性)和保型性(抗皱性与收缩性)等与服装廓形有着密切的关系。造型性是实现服装廓形意图和塑造廓形美感的必要条件;保型性是使服装廓形保持持久美的必要条件。面料的图案对服装廓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同的廓形要用不同形式的图案,要与之对应。修长、苗条、紧身的廓形,适合用俏丽、典雅的图案面料;粗犷、潇洒、奔放的廓形,适合用端庄、有力的面料图案。
服装廓形设计
服装界更多使用后者。服装的廓形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要素。廓形的设计和完成需要设计师付与最大的注意和精力。克莉斯汀·迪奥曾在50年代推出一系列字①造型时装,分别用A、H、Y等英文大写字母来比拟他作品的廓形。今天大家一起来看看服装廓形设计的相关知识吧!
(一)廓型的视觉原理
服装设计包括款式、面料、色彩三要素。其中款式设计即指服装廓型的变化和整体造型。
廓型,又称轮廓线或造型线,英语“Silhouette",意思是侧影、轮廓,具体来说就是黑色影像,是服装被抽象化的整体外形。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写道:“三维物体的边界是由二维的面围绕而成的,而二维的面又是一维的线围绕而成的。对于物体的这些外部边界,感官能够毫不费力地把握到。”服装作为直观形象,呈现在人们视野里的首先就是剪影一般的轮廓特征一一外形线。
服装的造型是由轮廓线、零部件线、装饰线及结构线所构成,其中以轮廓线为根本,它是服装造型的基础。轮廓线必须适应人的体形,并在此基础上用几何形体的概括和形与形的增减与夸张,最大限度地开辟服装款式变化的新领域。一件衣服可以根据人体的特征抽象为长方形,也可以抽象为梯形、椭圆形等。
(二)廓型风格的演变
服装设计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就造型而言,首先表现在设计时对服装“廓型”的构思上。世界服装史上有许多有名设计师的创作都是先从抽象的廓型而到具象的设计。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之一的克里斯汀·迪奥便是其中的典型,他在1954年秋冬推出一款女装设计,不强调胸、腰、臀三围曲线,整个外观是字母“H”型,因此定名为H型廓型;到1955年迪奥又创造了X型、Y型、F型等廓型,标志着服装“纯粹外形线”设计思想的形成,他对现代时装发展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谓外形线指的就是服装的外轮廓线,它反映了几千年来人类服装款式发展的轨迹,和时代崇尚息息相关。服装的外形线不仅表现了服装的造型风格,而且是服装设计诸多因素中表达人体美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主要通过支撑衣裙的肩、腰、臀等部位来实现。其变化的主要部位有肩、腰、围度、下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