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基本知识
以服装造型设计为例,它不仅要掌握素描、色彩、图案等基本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应熟悉和掌握服装的结构分解知识和裁剪缝制的组合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掌握中外服装的历史演变情况及其规律、当前国内外服装市场的流行趋势和特点,熟悉各国各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有一定的美学修养。要懂得服装心理学、服装材料学、服装卫生学、社会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设计者本身应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作表现力。
服装工艺人员的知识结构
学习服装工艺制作的学员除了应该掌握较深的服装量体、结构制图、裁剪、缝纫、熨烫、试样、弊病修正等系列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以外,对服装面料、辅料的品种和性能等知识也应有所掌握。对服装裁制技艺,不仅要掌握现今的工业化流水生产的操作技术,会使用和操作各类新颖的专用设备、工具,而且要熟练掌握传统的手工缝制工艺技法。要掌握当代服装的流行趋势,能按照服装造型设计的要求,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准确、完美地裁制出符合设计者意图和流行趋势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各类新颖服装,并能灵活变化,不断创新。要掌握算料排料,制作服装裁剪样板和工艺样板。对服装个体单件制作者来讲,还应能正确观察穿着者的身材体形,能为来料加工的顾客充当参谋,为顾客裁制出符合穿着者实际需要的满意服装。作为一个合格的服装缝制工艺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而且更应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服装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对服装工程管理人员来讲,要求掌握的知识面更宽。不仅要掌握有关服装制作的全部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服装材料、服装厂生产设备、服装厂的车间布局等相关知识;能编制产品的工艺流程、工序分析,制订各工序的工艺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能进行服装产品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对服装企业的技术管理等。服装工程管理人员特别应该掌握当代新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工业自动化、粘合材料和粘合材料的应用技术等。服装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的工艺流程,发挥生产人员和工具设备的大效率和产生高的效益。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服装工程科技人才,必须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服装工作者应该是复合型人才
为了有效地促进服装工业的发展,服装工作者没有优化的知识结构是不行的。服装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还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以适应时代和工作的需要。
服装的专业人才,不论是搞服装设计还是搞服装工程管理的,都需有多方面知识综合作为基础,都是要从事创造性的劳动。那种知识面狭窄的经验型人才是不能胜任的。
在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学习中,在培养专才的同时,还要重视致力于培养通才。在过去,服装行业的内部分工过细,搞男式的不会女式,搞西式的不会中式,搞成人服装的不会裁制儿童服装,搞内衣生产的不会搞外衣生产,知识面非常狭隘、单一。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以通才取胜,就是要一专多能,也说是现今所说的那种复合型人才。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这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知识,较为全面的人才。
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关于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应用设计,也是一种特定的工业产品设计。无论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服装都与人须臾不离。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及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服装已经从生活必需用品的御寒保暖功能走向艺术表现的特定载体,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属性和装饰趣味。作为衣饰的服装设计,既体现了近代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反映着人们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流变,同时还体现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特色。
服装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列,它不仅包括时装、表演装、职业装(工装、军装、学生装)、休闲装等分类.而且又具有着内衣外衣、上装下装等区别。服装的艺术设计是以各类服装的视觉效果图设计为主,同时包括了服装制作结构图、T型台表演与橱窗展示设计等。而在所有的服装设计作品中.又具有着传统的手绘设计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法区别。
素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指的是对服装进行计划、构思、设想、建立方案的过程,也含意象、作图、制型的意思。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
随着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人类的艺术设计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服装设计者的想象力冲破意识形态的禁锢,以新奇的、诡谲的、抽象的视觉理念,极端的色彩出现在令人诧异的设计中,服装设计创造着审美观和价值观:
首先,服装设计注重的是服装的形式美和服装在人体上穿着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但要具备设计的审美素养,还必须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同时对人物造型、素描、速写、人体结构等知识有充分的理解,这是服装设计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在人物造型的比例结构上有特定的要求。人体造型在比例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为了满足需要,设计者会把人体比例作适当夸张,以充分展现人体美。
其次,在进行男、女、老、少等不同人群的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的款式、面料、色彩与适用人群的结合,都需按照特定的表现方式通过素描绘制的方法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