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体型与服装的关系
1.颈部颈部是躯干与头部的连接部位,处于躯干高的正中位置,因而也就处于上装的主要位置。由于颈项是底粗上细并向前倾斜的圆柱体,且后颈项与后颅连接处较不缓,前颈项被盖在颊下,并有喉结(男性),这就决定了领子的基本造型呈后宽前窄、后高前低、后平前弯、上口小、底口大的形状。并符合颈项部横截面形状,即男性呈桃形的,女性呈扁圆形的。此外,领子还是牵连两肩及前、后衣片的总汇合处,领口两侧的肩侧点,是上装贴身的纵支点,起着前、后衣片重量的杠杆支点作用。因此领口位置的选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选定得好,它能使两侧对称,前、后身平衡;若领口前移,将造成前身短、后身长,出现前襟_匕挑,后身下垂,裹臀等症状,若领口后移,则出现后身上挑,前襟下垂等症状。由此可见,领口是上衣各部位中为敏感的部位。
2.肩部肩部处于人体躯干除颈部外的上面,是前、后衣片的分水岭,两肩连同领子,是上衣的纵支点连线。由于肩部是由内向外倾斜,故内侧端(颈侧)贴体较实、负荷较重,外侧则较差。肩部体形,前面是中凹的内弯形,后面是中凸的外弧形,故肩部前面的肩峰端及后面的中凸处,又是贴体较实的纵支点。肩部不仅连接前、后衣片,而且连接衣领、袖子部位,所以肩部也是服装结构的重要部位之一。
3.胸部胸部是躯干上部肌肉为丰满的部位,尤其是女体乳腺发达、乳房隆起,成为支撑衣服的横支点,因此,要求对前衣片的处理必须考虑乳部的位置和突起的程度。由乳部至肩部及两乳头之间的胸沟,为不同程度的慢形凹陷,衣片处于架空或贴体不实状态;胸部侧是连接上肢的侧胸沟、腋窝,往下是躯千向侧后的转折部。所以衣片应按体形上顺肩外侧下绕腋下,连成弯形。此外胸部还是躯干与上肢的前侧接合处。
4.腹部腹部位于躯干前面下部一般略低于胸峰,因而衣片多处于贴体不实的状态,但腹部较发达者衣片受阻,腹峰成为第二个横支点显于衣表。腹下衣片,随腹峰顺势垂下,处于空荡状态。
5.背部背部肩脾骨较大,并覆以强健的斜方肌,故形成较为圆丰隆的体态,并使后身衣片的上部顺肩势贴体,成为躯于上部的横支点。背部与丰满的前胸相比,背峰位置偏上。较瘦人体的肩脚骨骨形较容易显露出来。背正中沟,为两侧背峰支撑的衣片所架空,不显于表;背侧与上肢连接,并绕腋窝向侧前转折,衣片需作与胸部类同的处理,背部往下是内倾的坡势,一般属于空荡部分。
6.腰部腰部处于人体背面凹陷的位置,它与上背、下臀形成明显的曲线对比。侧腰又是处于胸廓与魏骨之间无骨的塌陷位置,又与上腋、下胯形成曲线对比,从而造成明显的侧腰节。其中,女体的腰节较显著。腰部在一般上衣中(非扎束式的)即使作些腰处理,亦不能达到完全贴体的程度,仍属空荡部位。此外,腰部还起牵制下衣前、后各衣片的作用,并可借以衡量、判断各衣片的平衡关系。
服装设计的特质
服装设计的特质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①服装设计是一种有特定指向的综合艺术。
②服装设计是服装之所以成立的直接手段与推动力。
③服装设计本身是一种体验和实践,而非纯理论。
④服装设计依靠服装这种物质载体和设计这种行为方式的结合来实现。
首先,具有综合性质的服装设计,是综合发掘以前未觉察的新意味,从而创造出新价值的服装。从整个自然、人文、社会中获得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结合设计者自己的情感体验,综合运用到设计上。
第二,所谓直接手段,是指任何服装如果不经过设计就无法完成。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和手段,设计是服装得以完成的直接、根源性的动力,这一点始终不变。
第三,之所以说服装设计是体验与实践,是因为服装设计不但包括构思、草稿、裁剪、缝制这些过程,还包括消费者对完成品的选择、购买等,在后面这一过程中,设计也同样存在。中大星城服装设计培训学校小编认为设计,可以理解成一种流程(process),这个流程包括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一连串行为。
第四,如果将服装设计看作是物质载体与设计行为的结合,那么毋庸置疑的是设计这种行为限于服装这个对象的特定状态;另一方面,服装这种物质载体必须通过设计这种行为而具有创造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服装设计是一种特定状态,是服装与设计两者之间一体化后形成的另一层次。去看看服装设计三大基本原则?